四月下旬刚把脚崴了的我,直到五一假期依然不能恢复到可以暴走2w+步的程度。拖着个跛脚踏上旅途,实在是没办法在人山人海的五一假期里去各种景点爽玩一番。与其说是策划完美的一次旅行,不如说是被各种阻碍磕磕绊绊的一次探亲。因为有亲戚在这工作生活的缘故,比起生活过一年以上的西安亦或是天津这些城市,北京是我去的次数最多但是呆的时间最短的北方城市。奇怪的是,来过这么多次北京却很少单独去找那些地道的北京美食。所以这次出行的主要任务,是品尝一直待在收藏夹里没动过的北京美食。

卤煮

个人来说,我还是非常喜欢吃动物内脏的,如牛杂羊杂之类,所以第一目标就是这老北京卤煮了。但是听说卤煮店与店之间差距极大,所以直接在附近顺路找了三家卤煮尝了个遍。店与店之间的口味差距挺大的,但还好都算好吃,两个人吃完了三碗卤煮。

小肠陈卤煮

去的时间已经是下午了,刚好赶上收锅之前的一碗。不知道是因为煮久了的原因还是本身风味的不同,我吃的这一碗的汤底特别咸,但是滋味还是很浓郁的。碗底的火烧是三碗里唯一一个没有白芯的完全煮透入味了的,配上一瓶北冰洋吃的特别舒服。豆腐因为汤底咸的原因更是咸的过头了,肠和肺都还不错没什么异味。不过价格相比其他两家贵的有点太多了,份量也和其他两家差不太多。
一底两火烧 37r

原肖村桥卤煮

这一家的汤底就显得正常多了,甚至觉得有点稍微口淡了点。肥肠和肺没有前一家的入味,但是豆腐的部分会比小肠陈更好吃一点。火烧白芯有一半真的感觉不是很好,可能是我对第一家有点先入为主的缘故,后面两家带白芯的火烧是真的没有完全煮透入味的好吃。这家还有上一家没有的韭菜花和腐乳可以加,这两个确实是加了后有了更好的风味,好评的。
卤煮火烧 30r

门框胡同百年卤煮

这家大锅是直接可以在外面隔着玻璃看到的,现熬着的大锅卤煮看着是真的很舒心啊(对吃的没有一点抵抗力.jpg)。最后这家论综合评价来说应该是最高分,肠子和肺很入味,汤底味道很不错,桌子上都有韭菜花和腐乳可以自己加。唯一的遗憾就是卤煮也有点白芯了,听说自从这玩意火了之后很少有煮着透透的火烧可以吃到了。
卤煮火烧 30r

炸灌肠

应该是最让我感到惊讶的的北京小吃了,也是这趟旅程的MVP。首先这玩意真的是切得一边薄一边厚,这样炸出来就是既有软糯又有脆脆的口感。白口吃下去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味道,只有脆脆的软软的口感在口腔里对抗。蘸了蒜汁之后就变身成为完全体,不如说完全是因为灵魂蒜汁才有了这道小吃。蒜香味和咸香味再带一点点甜口,嘿,那叫一个地道好吃。
炸灌肠 15r

炸酱面

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还很小,对于北京的特色食物的印象可能就只有炸酱面这一种了。那时刚下火车的我,晚上就被拉去一个小店吃炸酱面了。年幼的我吃到这种甜甜的拌面简直一发不可收拾,那天晚上连着干了两碗炸酱面连碗底都没剩下。如今再次吃到炸酱面却不觉得有多美味了,也许是长大了口味变了了缘故吧,甜咸口的酱也不能得到我的青睐了。
炸酱面 15r

粘豆包、红豆卷、芝麻烧饼、糖火烧、奶皮酸奶

后续买了些点心,放一起说了吧。粘豆包和红豆卷的馅都是一样的红豆+栗子+核桃,甜甜的非常好吃!区别在红豆卷是夹了红豆的发面皮,而粘豆包是糯米面皮,不过味道都很不错。
芝麻烧饼是纯咸口,芝麻酱+大量芝麻显得非常非常香,一口下去要变成芝麻脑子了.jpg。感觉像是半发面的那种,外皮酥酥的里面还是有点嚼劲,面层之间夹着芝麻酱充满了芝麻香味。糖火烧倒是唯一一个不太能接受的,红糖在烤完了之后有点点苦味,甜味倒不是很明显,火烧本身好像还带了点底口,感觉融合的不是很好,不知道是不是我吃的店不对。
奶皮酸奶就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东西了,就是酸奶上面有一层类似于双皮奶的奶皮子,不过酸奶本身发酵时间比较长,已经凝成了布丁一样的Q弹口感,味道也还不错

后记

到北京的第一感觉其实是炽烈的阳光。得益于首都空气质量的保障,北京的晴朗天气几乎没有云层,阳光直接洒在身上虽然晒但是着实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我其实不爱在假期里去各种景区人挤人,我更喜欢在工作日没人的时候去那些地方慢慢独步享受。这次慢慢逛街慢慢吃东西也算是让我享受了一把。自己在北方也生活过好几年了,但其干燥的气候还是让我有点不舒适。不过回到武汉一下车感受到那股湿湿黏黏的空气的时候,我偶尔也会怀念北方豪放的生活,满天的黄沙,还有劲道可口的面食。

Sky&Flower

最后修改:2025 年 05 月 06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